木啊书屋 - 耽美小说 - 故国三千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

分卷阅读36

    神复杂。

我继续叹气,“我没事,真的。”

他抿了抿唇,仿佛有些不安的样子,我掰开他的手,站起身便向楼梯处走去,他在後面叫我,我转过头,他看著我,咬著下唇,仿佛受了惊的动物,“我真的不知道。”他说著,有些歇斯底里的味道,带了些哭腔。

高而瘦的身子映著雪白的墙壁显得如此的脆弱,摇摇欲坠,仿佛下一刻就要摔倒,我更顾不上许多便急忙跑过去扶住他,他靠在我怀里,我只觉得他美得不可方物。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麽?

我想笑,最终笑得比哭还难看上许多。

我搂著他,他抱著我的脖子,头顶贴著我的下巴。他的眼泪顺著我的领口滑了进去,我不断地亲吻著他的头发,却说不出一句话。

挽秋,挽秋。

不禁用力,只想将他抱得更紧些,最好紧到,让他永远都没有力气挣脱。

他哭累了,睡在我的怀里,我舍不得松开他,就一直抱著,直到手臂僵硬得仿佛不属於自己,才终於叹著气把他抱到了床上。

给他盖上被子。再依依不舍地望他一会儿,我拿起电话,拨了一个熟悉的号码。

因为挽秋在睡,所以刻意压低了声音,“请问陈如霜小姐在吗?”

接电话的人是陈易葳,闲谈几句之後电话很快就转到了陈如霜的手里,她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并不是十分的开心。

“陈小姐?”我明知故问道。

对方表明自己就是,然而说,“凌少爷,真的是太感激你了,我和挽秋也一定会感激你的。”

她和挽秋。

这几个字听得我无比的词耳。

“并没有其他的什麽事,因为马上就要订婚了,现在也要做一些筹备工作,关於地点之类,还请你多费心……毕竟不能让别人看出这是在做戏。”我强迫自己温柔绅士,我想没有任何人能把这样温柔的声音和我这样狰狞的表情搭配到一起去。

陈如霜道,“这是当然的……”

意料之中的回答让我有些恹恹,可该交代的事情还是要说明白,“不过倒是还有一件事要麻烦陈小姐。”

陈如霜很干脆的答应著,“只要是如霜能做到的,但凭吩咐。”

我笑得温文,心里却在想,如果我要你死,你会听我的吩咐吗?口中却道,“只是希望你抽空来见家母一面。”

陈如霜自是明白我的意思。

“凌少爷觉得什麽时候合适?”

我想了想,道,“明天下午怎麽样?”我顿了顿,“我和挽秋去接你。”

听到挽秋这个的名字,她显然是激动的,带著些哽咽地道,“凌少爷……不知道该怎麽感谢你才好。”

我闭了闭眼,沈淀了一下心中的感情。

陈如霜不是笨女人,相反她很聪明,她知道她想要的是什麽,也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麽,她更加清楚的,是她的优势。

她知道挽秋现在放不开她,也知道我不会让挽秋伤心,只要我在一天,对她虽然是个威胁,可却又是对挽秋,对他们的感情的保护者。

可笑的是,我明明不想这样,却一定要这样。

只要我还想在挽秋身边一天,就要这样走下去一天。

挽秋。

我拿著布擦著灯罩,自从挽秋住进来以後,我便不让菊香进来收拾屋子了,所有的事全部亲历亲为,大到换窗帘,小到拖地板,全部一手承包。

我揉著腰叹气,刚刚一直弯著腰擦桌子,难道真的是岁数大了的缘故吗?

挽秋捧了本书在看,我给他换了杯热茶,他抬眸看我一眼,又低头去看他的书了。我摸了摸下巴,胡子又出来了。

把事情做完,才想起要和母亲去说一声,敲了半晌门,出来的是阿慈。

阿慈的笑容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她看我,说,“夫人睡了,少爷有什麽事?”

☆、520专属番外旧年旧事

那些曾以为会永远鲜明的跳动著的,已成了旧事;那些曾以为永垂不朽的,成了旧事里的无名氏;那些曾以为永生难忘的,慢慢在硝烟里化为了灰烬,那些曾以为永不褪色的,已化成了暗淡的瘢痕。再深在浓,终究抵不过岁月弄人,也终究只是,那街那巷,旧年旧事。

──题记

一 那个叫张谨青的在七期里忐忑毕业的步兵学员

旧年的这个时候──

那不就是去年?

不是去年──是旧年了……

方君禺不是第一次看海,却是在那之後第一次看海。

海……总归是一样的吧。

可又好象是不一样的,山东的海,辽宁的海……厦门的海……

明明是在青岛,可方君禺却总有一种错觉,海的对面,是张谨青。

张谨青,男,山东人,黄埔军校第七期步兵学员。

黄埔的第七期很是忐忑,据张谨青自己说,他留守南京。现在想来,张谨青的模样都记不清了,但仿佛还是那带著南京口音的调子,说著一口的山东方言。

那时候仗还打著,方君禺也还年轻,也曾经一腔热血,也曾经壮志凌云。

黄佩笑了笑,小小声的对旁边的女孩子道,“这位,据说也是参加过抗战的,这不,八十来岁的人了,都糊涂了,明明是人工湖,非得说是海。”

崔如是这个月来的实习生,听了黄佩的话瞪圆了眼睛,道,“那……会不会出什麽事啊……”

黄佩道,“哪里会出什麽事,就是人老了,有时候犯糊涂。”说著,偷偷地看著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方君禺,又道,“多少年前的事了,估计老人家自己都记不清了。”

崔如道,“老是……老是这麽自己解闷吗?”她倒是没把自言自语这个词说出来。

黄佩道,“也不是,就是前几日从台湾过来一封信──这不,又怀念起以前的事儿来了。”想了想,又说,“老人家也不容易,打右派的时候也差点没了命,後来平反了,没家没亲人的……”後半截的唏嘘就咽在了空气里,她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

崔如还年轻,好奇心也重,听了就问,“什麽信啊?”

黄佩道,“据说是旧友张谨青生前写的信,只盼著有一天能送到他手里。近日才费了周折从香港转过来的。”她终究也没说得明白,信她是没看的──她倒是想帮著读,但方君禺不让。她也有些纳闷那薄薄的一张纸上究竟是什麽重了千金的字。

再说,早就是旧年旧事了。

旧年的时候,张谨青而立之年,他的前半生在那个年代里就仿佛是一个必然。十几岁的时候娶了大他三岁的妻子,而後赴美留学,那时革命之风盛行,他也是血气方刚的少年,早有了报国之心。

再之後,几经周折,他如愿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