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啊书屋 - 经典小说 - 从陈桥到崖山在线阅读 - 赵祯之恸篇

赵祯之恸篇

    赞普是国王,神圣不可侵犯,必须无条件服从。这样的理念似一直都是汉族人所自豪且深信领先于任何民族的。就连提倡这种观念的孔夫子等也一体被封为圣人。但事实上呢?就连儒家们自己都承认:早在周威烈王23年(bc403)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三家分晋时,君主不可侵犯的禁条就被彻底打破了,且不受任何处罚。三家分晋,周王承认了既成事实,封他们3人为诸侯。于是礼崩乐坏,天下大乱,战国从此开始。后来司马大师的毕生力作《资治通鉴》也从这一年开始记事,提醒君王们要怎样治人而不被人治。

    但吐蕃就不是这样。这时未来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黄教还没出世,但雪域高原的严酷环境下早就产生了领袖神灵化的概念。他们不像汉民族这样每时每刻都把忠君爱国挂在嘴上(感觉像不像之所以要总强调,正是因总忘记?)而是把这事当成了吃饭喝水,再正常不过了。

    于是唃厮啰只要有所谓的赞普血缘,就可被河湟吐蕃立为国王。只要逃出生天,一句轻飘飘的话就把温逋奇打入地狱。同样道理,温逋奇也着实地必须造反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等。因唃厮啰在长大。再大一些,就必须承认他的合法权力了。

    再问一下:既吐蕃赞普这样了不起,为什么之前唃厮啰还要小心做人,低三下四呢?也很简单:首先他不是生来的赞普,血缘上多少有些问题。其次赞普之所以神圣,是因他的神明。温逋奇在此次政变前没半点的不恭敬,你凭什么杀其人、灭其族、来个血洗邈川?

    1032年3月,唃厮罗平定温逋奇政变后,又把王城从邈川迁至青唐城。吐蕃也终于在百年后再次产生了位名副其实的赞普。

    请问:如今的大宋帝国的老大到底是谁?你以为刘娥死了,赵祯就成了自然的接班人?开玩笑!后宫的太后数不清。刘、李之后还有杨!

    赵祯真正的养母杨妃、现在的杨太后。历史证明她永远都是刘娥的好姐妹。当初跟在刘娥屁股后面在后宫一路攀升。现在刘娥死了,伟大的母爱都要由她延续。刘娥遗诏: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保护“她们的儿子”赵祯。

    结果就在赵祯第一次亲政的朝会开场上,好戏上演。一阁门使突然拦住了官员队伍:请大家稍微拐个弯,别忘了规矩,先去朝见太后。

    场面凝固,暗自咬牙,没人敢出头说话。一来这是近10年来都以皇命方式发出的太后遗诏。二来,皇帝本人也并没明确反对。但危险系数却是超级的。一旦这次去朝拜,马上就会变成定式。宋朝立即就会进入另一个太后执政的时段。

    太后复太后,太后何其多。大宋尽太后,皇帝成蹉跎!

    危急中,突然有位官员挤出了人群,向这阁门使断喝一声“谁命汝来”只有4个字,然后一切结束,该阁门使立即消失。

    这位官员乃当时御史台长官御史中丞蔡齐。这部门就是全体官员的克星。连同宰相在内,都是它监管对象,何况是个小小的阁门使?另外。蔡齐一向与刘娥作对。当年动动笔写一篇大庙的开光词,就能得到参知政事副宰相的头衔,可他就是不干,宁肯被贬出京。到河南反省。这样的人突然发飙,想想被打击的人是什么滋味?何况还有第三,就是那4个字的威力“谁命汝来”你敢回答吗?那涉及到后宫里的当权者。杨太后本身可剔除在外,她多年来什么都不管。但那些刘太后的内侍们。如再有一位太后做主,是不是又能鸡犬升天?

    杨太后的垂帘之梦就此破碎。4月1日,有关杨太后垂帘听政的语句在刘太后的遗诏中被删去。24岁的赵祯终于‘长大成人’开始亲政。

    那么现在就是该让皇帝知道某个真相的时候了。但谁都不敢抢先,一重量级人物登场——赵光义第八子、赵祯的八皇叔赵元俨。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八贤王原型之一…

    只见刘娥的丧礼上,小皇帝悲痛欲绝。赵元俨却悠悠然无动于衷:皇帝,你的妈不是你亲妈,你亲妈这么多年都没法当你的妈。现在你在哭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妈…

    赵祯脑子急剧缺氧。八叔你慢点说,我头晕。于是赵元俨将从前的故事一一道来。中心论题是这一句话“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

    赵祯的心灵慢慢退进一冰冷遥远的地方。一残酷的事实毫无预兆的降临。母亲原来另有其人,这么多年来她只能默默看着我,却无法相认!且还“死于非命”再联系起刘娥与李氏的年龄之差20岁,却相隔1年双双死去,能得到怎样的答案?

    刘娥在临死前,害死了唯一能威胁到她的人!我的亲妈是被人害死的!

    赵祯忍无可忍,他立即要要看到自己的亲妈,就算死后也要见到她的遗体,看她受过怎样的苦楚!

    马上去查,生母安葬在哪里?答案马上出现:洪福寺。赵祯一愣,竟是很正规的地方…他立即就要赶去,却被拦住。

    八皇叔说你还有个亲舅舅在,何不让他先去?

    赵祯悲喜交集。亲舅舅,他在哪?回答是就在京城,是宫里的三班奉职。赵祯再次一愣:太后是不知道还是发神经,竟留着他在眼皮底下?但顾不得了,派舅舅李用和先去打前站,随后自己就启程。同时派兵包围刘娥前夫兼哥哥刘美的住宅,只要发现生母李氏尸体有被伤害的迹象,立即抄家拿问!

    棺椁终于打开。只见李娘娘面色如生,平静地躺在水银之中。穿着皇太后的服色,没半点受苦伤残的痕迹“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八皇叔的话回响耳边。前半句没错,但后半句却无从谈起。

    宋‘仁’宗的底蕴在这里显现。在自己手握生杀大权时也绝不用别人的鲜血来证明自己孝心。当天,赵祯平静地放下了棺椁,微微叹息“人言岂可尽信”随即命包围刘宅的军队撤走。从此只有哀伤,没有愤怒。

    这是无奈的。世上没人能逃脱时代的限制。赵祯也是这样。他的悲愤只在于生母“死于非命”一旦证明了不是,满天的乌云就都散开了。因刘娥并没做错什么。

    抢了李氏的儿子又如何?李氏当年不过就是刘娥的侍女。她的一切,从身体到灵魂,都是属于刘娥的。何况刘娥这么多年都没加害她,就连她弟弟李用和,都被刘娥细心的找到,一步一步,从低到高做到了三班奉职。己很仁至义尽了。

    所以夺子之恨,还有赵祯被剥夺的天伦母爱,都只属于遗憾。谈不到仇恨。就算赵祯有万般苦恼,他都没权力公开报复。

    说到底,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就是以儒家伦理为依据的,让他怎么能抛开这些伦理?可不能恨,并不等于不去恨。赵祯还是做了一些事,给生母出气,让自己心安。

    4月7日,追尊李氏为皇太后。9日将李太后迁葬永定陵父皇赵恒的身旁。

    赵祯选了晏殊来为大宋的双太后来写神道碑铭。相当于官方的丧事报告及该太后的生平总结…当年的晏神童开始挠头。两位太后啊,真的要并列?可主次之间谁高谁低?无论从哪方面讲,刘娥定在前面。

    于是晏殊写道“五岳峥嵘,昆山出玉。四溟浩渺。丽水生金”这都没错吧?完全是赞扬。前2句是说以中原大地五岳之强,才生出了两块“玉”即两位太后。后2句是说水真是好水。以五行而论,才生得出世间的真“金”就是皇上您哪!用词端丽,比喻巧妙。士大夫一致称赞。赵祯也不好说什么。因截止到这,两位太后还在平衡状态下。紧接着赵祯就突然间火大了。只见碑铭上写道“李氏生一女,早卒。无子”他妈的!无子?那本皇帝是谁啊?赵祯怒不可遏。到了现在,天下人还是要把我当成瞎子、废物吗?还要让我承认是刘娥的儿子?把我生母置于无子之地!

    但他叫赵祯,不叫赵曙、更不叫朱厚熜。于是怒火只是怒火,没变成钢刀…只不过这件事还是在他心底再次投下了片阴影…多年后,晏殊因此倒台…

    经n番较量,赵祯和群臣终于互相妥协,达成如下条款:1无论刘太后还是李太后,都暂时没法去和老爸赵恒相会了。唯一能在太庙里陪伴老爸的是老爸的第一位皇后郭太后;2太庙外另建一处大殿“奉慈庙”刘氏、李氏在里面不分彼此,当年的主奴关系被抹平。一个是庄献明肃刘太后(旧制:后谥2字。后谥4字自刘娥始)一个是庄懿李太后。

    以上就是赵祯能为生母所作的最大限度身后安慰了。

    历史岔口出现,宋朝的整风清算运动即将开始。在这一关键时刻,宋朝举国上下也许只有2个人能保持清醒。奇妙的是他们保持清醒的理由截然相反。一个就是范仲淹。18日,他与宋绶2人被调回京师。刚回来就和整个朝廷唱了个大反调。上书赵祯:陛下,您别再过多纠缠以前的小事了。太后保护了您10多年,现在要多想想她的好处,其它都忘了吧。

    赵祯感愧交集。这话出自从前反抗刘娥最激烈的范仲淹之口,比什么样的规劝都有力度。他马上就清醒了。5月9日下诏不许再议论皇太后垂帘听政时的任何得失对错。

    第二个人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沉默。可事实上他本应是动作最大、无所不在的那个人。因他是帝国首相吕夷简。

    当别人用谄媚迎奉手段去追求地位、当范仲淹用学识和良知主持公道时,吕夷简早己直奔主题。不但提出正朝纲、塞邪径、禁贿赂、辨jian佞、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8项亲政纲领外,还己和皇帝私下交流了很久,为的是定下新一届的政府名单。

    一大原则:凡与刘太后关系密切的,不要。凡与刘太后作对的,升官。根据这指导方针,名单很快就定出来了。原政府中只留下了三人:2位参知政事张士逊、薛奎。第3人自然就是吕夷简自己。

    话说为何要留下这两人?一个过刚,薛出油不是好惹的。另一个太柔,张士逊当年就是曹利用的跟班,忠心程度都有了“和鼓”的外号,这样的人永远别想自立门户。于是他吕夷简才能继续在新一届班子里独步江湖。想来想去,算无遗策?很好!就此实施!

    4月24日这一天,吕大宰相引领大宋文武百官上早朝,他静静听着一个个人事任免。以前9人班子中的6位,正在按他的布局被一一踢出京城:

    参知政事晏殊出知江宁府(后改亳州)、陈尧佐出知永兴军、枢密使张耆出判许州(后改陈州)、枢密副使夏辣出知襄州(后改颖州)、范雍出知荆南府(后改扬州)、赵稹出知河中府…

    宰相吕夷简出判澶州!

    一瞬间天旋地转,吕夷简魂飞魄散。我听错了吗?这是真的吗?我也被外放贬官了?

    多希望是错觉,但偏偏就是真的。吕夷简在美梦中被兜头一棒狠狠砸醒。当天他用尽平生之力才克制住自己的震惊,平静的接受了这一皇命。

    下来后,他悄悄找到了自己的秘密武器——宫中太监阎文应。这就是吕夷简与众不同的地方。皇宫里的内线他早就有了,但一点都不张扬。

    从阎文应嘴里,他知道了自己突然垮台的原因。那是一阵香艳温柔的皇后级枕头风。话说赵祯和吕大宰相仔细研究了怎样炒刘系高官的鱿鱼。结果越想越高兴,下了班也克制不住,在后宫里就和自己的皇后说了一遍。

    可仁宗大概忘了这位自己从没爱过的郭氏是怎样当上皇后的,那就是刘娥的力挺!于是郭皇后听完淡淡一笑“吕夷简难道就不是太后的人吗?只不过他聪明,做得巧妙而已”郭皇后恐怕也不会想到:就是这句话,为自己带来了被废的悲惨命运,也为范仲淹惹来了他前半生的死对头。

    一句话,让赵祯彻底凉了下来。一终极问题出现:如吕夷简真是刘太后的系外人,那他是怎样当上首相的?

    赵祯越想越生气,于是决定给吕大宰相本人也来点回报…就这样,吕夷简也加入到外贬流放的大行列中去。大行列中有他6个老伙伴,还有些天圣年间的顶级红人——9个超人气大太监:江德明、罗崇勋、杨余懿、杨承德、张怀信、杨安节、武继隆、任守忠、蔡舜卿。不用找了,虽说他们权倾一时,但都没为害太大。没一个有资格入选《宋史 宦官传》这也间接说明了刘娥为政期间,不仅外戚,就连宦官也没能真正专权。(未完待续。。)